2022年12月30日 來源:巴馬縣講師團 行政綜合執法局 巴馬縣委黨校 作者:陳瑩峰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意思是說到了臘七臘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時候,能把耐寒的寒鴉兒凍死。只要在這天早晨喝了臘八粥,就會一冬天不凍手腳。是的,每年臘月初八日又稱“臘八節”,臘八節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的節日,因相傳這一天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創立佛教的日子即農歷十二月初八,故又被稱為“佛成道節”。

  “臘”,本是古代的一種在冬至后第三個戌日舉行的祭祀活動。遠古時代人們常在冬月用獵獲的禽獸祭祀先人以祈福避災,稱之為“臘月”!肚G楚歲時記》記載:“十二月八日為臘日,諺語:‘臘鼓鳴,春草生。’村人并擊細腰鼓;戴胡頭,作金剛力士以逐疫。”以此來迎接新春之情景。對于這一祭祀習俗,《風俗通》記載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臘,漢改曰臘。臘者,獵也,田獵取獸祭先祖也”。各種禽獸經過一年的生長,膘肥毛美,歇冬的農人獵之用干祭祀,可謂取之有道,用之當時。但當時臘祭的日期并不固定,規定在每年冬至后的第三個戌日舉行,并將這個日子稱為“臘日”。將“臘日”定為每年的“臘月初八”始于南北朝時代。南朝梁代的宗凜在《荊楚歲時記》中明確記載說“十二月八日為臘日。”另據史書記載,臘八也是佛祖成道節,佛教創始人釋迎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曾遍游名山大川,訪間賢明,尋求人生的究竟和真諦,苦于修行,一天他走到一荒僻處,又累又餓,暈倒在地,正好這時,一位牧女取來泉水一口一口地喂他,又從山上采來野果加進小米為之熬制成粥,釋迎牟尼吃了,頓覺元氣恢復,精神振奮,感到那粥真是美味甘露,然后他又洗了澡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佛門為了弘揚此事,宣稱臘月初八是佛祖釋逝牟尼的“成道日”,佛教徒便在這一天施粥揚義,弘揚佛法,舉行各種浴佛活動。

  臘八節有喝臘八粥、泡臘八蒜的習俗,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

     一是農業社會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春種秋收,冬藏閉戶”。進入臘月,就意味著嚴冬的了臘八粥以外,民間在這一天還要腌制各類食品,如“臘肉”、“臘酒”、“臘八蒜”(亦稱“臘八醋”)等等,也是為過冬、過年準備佐食佳料。民間自古流行在臘月釀制“臘酒”,這種風俗可以追溯到周代,稱為釀制“春酒”!对娊·幽風,七月》“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清代學者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一書中解釋:“春酒即酚酒也……周制蓋以冬釀,經春始成,因名春酒。”

    二是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華北大部分地區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泡臘八蒜是華北地區的一個習俗。臘八十幾天后,正值春節,由于醋的浸泡,蒜整體呈碧綠,非常好看,而醋也具有了蒜的辣味。

    三是是安臘八豆腐徽黔縣民間風味特產,在春節前夕的臘八,即農歷十二月初八前后,黔縣家家戶戶都要曬制豆腐,民間將這種自然曬制的豆腐稱作“臘八豆腐”。中國北方臘八面方一些不產或少產大米的地方,人們不吃臘八粥,而是吃臘八面。隔天用各種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條搟好,到臘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臘八面。

 “只有在這一天喝下一碗熱騰騰的臘八粥,才是對上一年的完美收尾”。實然,臘八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是農業豐收成果的一次大展示,表達的卻是農事勞作一年的人們表達祈求豐收吉祥的美好愿望,人們是用收獲的各種農作物禮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謝神靈賜給他們的農業果實,感謝祖先對他們生產生活的保佑,同時也展示慶祝農業豐收的喜悅心情。過完臘八節,各家各戶就進入了籌備年節的階段。從這天起,就意味著年節要到來了,忙過四季的人們便開始為過年進行各種籌備工作了。男人們采辦過年衣食用度的各種年貨,女人們則準備過年的新衣、拆洗被褥、加工各種食物和原料等等,一直要忙到除夕夜前。

  喝粥品粥,幸福笑笑,煮粥看粥,逗逗樂樂,臘八喝粥,生活享受,臘八有粥,日子足夠,承載思念,送出祝愿,臘八陪你,幸福欣歡,真情朋友,溫暖祝福,臘八情誼,隨粥深厚。喝出身體健健康康,喝出家人團團圓圓。祝大家臘八節快樂。

 。惉摲 陳建勇 陳建華 陳浩江 陳浩才 莫振忠 莫振善)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發布:廣西縣域資訊共享發布平臺
分享
首頁
男人女人做性全过程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