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1月03日 來源: 國內大事說 作者:廣西縣域經濟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張占倉 | 立方大家談專欄作者

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對未來中國“三農”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

黨的二十大提出我國要建若干個強國,其中農業強國建設強調得最多。建設農業強國,要扎實推進農業技術創新和種業創新等,使中國逐漸成為全球農業強國,為整個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協調發展提供基礎保障。人多地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在人多地少的情況下,糧食安全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直接涉及國家安全。這些年,黨中央高度重視農業發展,高度重視糧食和農產品供給平衡。鄉村振興包括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其中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只有鄉村產業振興了,鄉村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了,“三農”才有實力,農民才有地位。本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特別強調“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縣委書記要當好一線總指揮。從中央到地方,特別是地方黨委書記,要作為主要領導,拿出大量精力抓“三農”工作。

近10年,河南“三農”工作成效突出

第一,堅持藏糧于地。按照黨中央的要求,河南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守耕地保護紅線,高質量劃好“三區三線”,不折不扣地實行耕地占卜平衡和進出平衡,確保全省1.1億畝耕地規模穩定。同時,我們堅持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已建成高標準農田7580萬畝。正是因為長期堅持藏糧于地,河南農業生產保持了正常的發展規模。2022年,夏糧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總均居全國各省區第一,全年糧食總產達1357.87億斤,位居全國第二。河南糧食總產量已連續6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并再次躍上1350億斤的臺階,為端穩中國飯碗、穩定經濟基本盤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持續貢獻河南力量。

第二,堅持藏糧于技。河南非常注意加強農業新品種的培育,2021年,專門在省農科院啟動了神農種業實驗室建設,進一步加強了種業創新能力。過去這些年,河南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等新品種培育為全國做出了很大貢獻,為破解我國農業品種被發達國家“卡脖子”問題貢獻了河南力量。

第三,在探索鄉村產業振興地域模式方面成效突出。現在,河南在鄉村產業振興方面,已經形成了一批頗具代表性的地域模式。其中,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模式有十種。

一是平原農區確保糧食安全供給模式。河南平原面積很大,在平原地區有很多糧食生產大縣、大市。這些地方,不僅保證了農業技術供給、播種面積和農民利益,使糧食產量穩定增加,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供給,而且通過農產品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形成了良好的糧食產業。既提升了農業發展水平,也保障了當地第二產業的發展,增強了當地的整體經濟實力。

二是“種養加”產業鏈延伸模式。在種植業發展的基礎上發展養殖業,在養殖業的基礎上發展加工業,是傳統農區發展最基本的路子,F在,河南有超過10個縣都在走“種養加”產業鏈延伸模式,確保了當地種植業、養殖業的良好發展。此外,加工業的發展,使縣域第一產業有了良好基礎,為縣域經濟第二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像駐馬店泌陽縣,夏南牛一年給全縣創造的綜合效益高達200億元以上,帶動10萬人就業致富。

三是特色農產品規;N植加工模式。這也是現在河南傳統農區發展潛力很大的一種模式。滎陽的河陰石榴,這些年利用市場和品質優勢,進行規;N植,把工業思路和農業發展結合起來,種植面積達3萬畝,為當地老百姓提高收入水平貢獻很大。另外,西峽縣前些年從東南沿海引進各種香菇種植技術,這些年形成了大規模種植。因為當地生態環境好,香菇品質很高,已成為全國農產品出口第一大縣。

四是丘陵山區全域旅游發展模式。欒川縣目前已經連續多年進入全國全域旅游十大示范縣之一。尤其近幾年,隨著規劃水平的提高,已經成為全國著名民宿大縣。很多老百姓通過經營民宿,實現了致富增收,過去窮得連小伙子都找不到媳婦的重渡溝村,現在戶均資產超過300萬元。老百姓確實通過全域旅游較大幅度提高了收入水平。

五是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經過這些年農村基層組織的加強,河南在農村選配了一批政治水平、業務水平、經營能力很強的村黨支部書記。像輝縣的裴春亮,早期在城里經營企業,后來回村擔任支部書記,讓位于太行山深山區的裴寨村,每家每戶都住上了兩層小洋樓,村集體企業年創造收入高達若干億。

此外,還有特色產業小鎮建設模式、農村電商發展模式,農村服裝產業集群發展模式、以蘭考縣為代表的普惠金融試驗模式、以新鄭市為代表的盤活鄉村土地資源模式,都為鄉村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能量。

目前,河南農業強省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和弱項

第一,農村的基礎設施薄弱,農業水利工程不夠完善。比如高速公路,在中國已經建設20多年了,可現在有些縣,包括離鄭州幾十公里的縣,還沒有進入高速公路時代。不少縣如此,更不要說鄉和村了。道路通才能產業興,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目前我省農村基礎設施,尤其是交通條件和水利條件,還有待大幅提升。

第二,農業科技創新水平有待提高。站在國內看河南,不管是河南農業大學還是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在國內都屬于最靠前梯隊。但是,我們站在全球看河南。雖然河南是一個省,但有將近1億人口,這放到全球就是一個大國,但我們全球著名的農業專家有多少呢?在育種上,在農業技術上,在田間管理上,在全球有影響力的專家有多少呢?所以,建設農業強國、建設農業強省,繼續大幅度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任務仍然非常艱巨。

第三,鄉村產業發展不均衡、不充分。雖然我們省有10大鄉村產業振興地域模式。但是,仍有很多鄉村,產業沒怎么發展,更沒有特色產業。鄉村產業發展不充分、不均衡,是制約鄉村振興的主要因素,也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盡快補上的短板。

第四,農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偏低。這些年,盡管農業農村有了很大的發展,但是和沿海地區相比,我省農民平均收入水平低得多,原因是不少鄉村產業薄弱。只有鄉村產業上來了,農民才能在大門口就業,收入才有保證,生活的幸福感、獲得感才會更強。

第五,農村生態環境有待改善。這些年,在全國環境污染攻堅戰過程中,大中城市的環境污染治理,尤其是大中城市的河流治理、工廠治理、大型污染企業治理,成效顯著。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有些鄉村環境改善力度也很大。但是,現在仍有超過一半以上的縣鄉,鄉村污染還比較嚴重,不少鄉村垃圾圍村,特別是農藥、化肥的面源污染普遍存在。此外,由于前些年高污染企業的存在,造成河南部分鄉鎮,到目前為止仍有一定面積重金屬污染區域,非常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

河南該如何加強農業強省建設,進一步為農業強國建設貢獻力量,展現作為呢?

第一,在改善鄉村基礎設施方面邁出大步伐。只有鄉村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尤其是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才能把上個世紀90年代全國人民已經意識到的“要想富,先修路”進一步落到實處,并為鄉村振興提供交通條件保障。

第二,展現河南作為,承擔1/10全國糧食增產份額。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將啟動糧食總產量再增產1000億斤的工程。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糧食總產已經連續8年穩定在13000億斤以上。河南是全國農業大省和糧食大省,糧食產量占全國的1/10左右。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供給方面,河南要體現擔當,做出新貢獻?紤]仍然承擔全國1/10的份額,再增產糧食100億斤。

第三,加大農村人才的培訓、培育和培養。目前,鄉村人才資源不足,特別是經營人才、管理人才、技術人才不足,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最大制約。對基層人才的培訓,是對鄉村最好的福利,這方面有些縣抓得很好,不少縣卻力度有限。只有培養更多有專業技能、經營能力和適應市場能力的鄉村人才,未來“三農”事業的發展才會更加穩定扎實。

第四,在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中探索更多具體路徑。目前,鄉村產業發展同質化嚴重,這是缺乏特色的一種表現。各地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根據資源配置情況、人員情況和距離中心城市遠近情況,選擇適合當地發展的鄉村產業,而且要形成規模,形成產業集群。

第五,堅持黨領導“三農”工作原則。特別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凡是交通條件很好,環境生態很好,鄉村產業發展好的地方,基層黨組織都很強健,專業能力、市場駕馭能力、服務意識都很強。所以,在堅持“五級書記”抓“三農”工作的同時,要注意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尤其要選好配強基層黨支部書記。只有在更多優秀基層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鄉村振興,農業強省建設,才能擁有更好的一線干部基礎。

責編:史健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admins
分享
首頁
男人女人做性全过程视频 - 视频 - 在线观看 - 电影影院 - 品赏网